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擦亮分宜县绿色底牌,筑牢生态屏障,分宜县自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矿山环境问题以来,高度重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融入整改全过程,举全局之力依法、精准、科学推动矿山环境整治整改工作落实落地。
一、狠抓持证矿山生态修复
坚持保护和开发“两手抓”落实持证矿山整改。以问题类别为切入点,以问题属性为突破口。督促矿山严格履行“边开采、边治理”要求。一是编制“一矿一策”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二是按照“三化”、“七要”要求细化验收标准。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组成矿山综合治理整改专项工作组,对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开展联审联验,以验收促整改、以整改促生产、以生产促提升,使矿山生态环境向好的趋势发展。三是对矿山终了边坡进行生态修复。严格要求矿山对裸露地块进行硬化或绿化,特别对终了边坡要求及时进行生态修复,两年来,持证矿山累计修复治理面积达1200余亩。
二、紧盯关闭矿山生态修复
坚持严控总量和逐步消化存量开展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制定《分宜县关于加强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和《分宜县非煤矿山“一矿一策”工作推进方案》并发布实施,对关闭矿山实行台账式动态销号管理,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管理机制,2022年启动11家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目前项目施工均已接近尾声生态修复初见成效,预计修复面积达400余亩,2023年启动6家关闭露天矿山治理,目前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有序高效推进,治理完成的矿山裸露“伤疤”旧貌换新颜,重现绿色勃勃生机。
三、强化部门协调抓修复
为持续提升我县矿山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做好我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我县成立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七个涉矿行业管理部门组成的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矿山整改组,全面组织矿山生态环境检查和督导整改工作。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检查执法等工作,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整改检查排查和“回头看”,对问题整改出现反弹的,或出现新的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生态修复方面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要求矿山企业立即落实整改,并举一反三,形成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通过两年来的矿山整治,我县矿山生态环境整改明显,矿容矿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